12月16日,由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主办、德州学院与德州市外事办公室共同承办的“黄河—湄公河流域地方合作讲堂系列之四-两河文明互鉴”专题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成功举办。山东省委外办主任、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蔡先金,中国驻胡志明市总领事馆总领事魏华祥,德州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陈海明,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主任罗林,山东省委外办副主任孙业宝,山东省委外办二级巡视员马军,德州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山东东盟研究中心主任赵长林出席活动。德州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李永平和山东东盟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分阶段主持活动。
蔡先金强调,两大区域联动开放,为智库发挥作用创造了广阔空间。他希望,作为山东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联盟成员,德州学院山东东盟研究中心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断提档升级、实现突破。
魏华祥表示,胡志明市地处湄公河三角洲地区,与沿黄省区合作潜力很大,总领馆将支持在农业、黄河与湄公河三角洲地区、“一带一路”建设等领域合作,造福两国人民。
陈海明介绍了德州市市情,以及深入对接东盟国家,深化交流合作等方面情况。他表示,德州市将大力支持德州学院山东东盟研究中心工作,共同推动中心建设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高校智库,为更好服务我省同东盟国家合作交流贡献德州力量。
罗林表示,德州学院山东东盟研究中心积极发挥高校智库功能,在对接东盟,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热烈欢迎德州学院山东东盟研究中心加入高盟智库发展委员会,与高盟所属的200多所国内高校的域外问题智库一起交流发展经验,建设东盟交叉学科,提升学科建设的水平和区域国别的影响力。
赵长林介绍了德州学院历史沿革和办学成绩,介绍了山东东盟研究中心的基本情况。对给予大力支持的山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中国驻胡志明市总领事馆、青海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德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对活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服务国家、山东省和德州市与东盟国家全面深化合作,是德州学院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发挥好德州学院山东东盟研究中心的智库平台作用,推动黄河流域各省区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地方政府间深化人文交流和经贸合作,为政府与专家学者的交流搭建平台,为深化黄河流域九省区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和地区间的全方位友好合作提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希望通过此次讲堂,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的实际行动。
会议邀请了教育部高校国别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主任、教育部特聘教授罗林,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所长、国家安全学院院长郭延军,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卢光盛,世界创意经济之父约翰·霍金斯创意生态实验室中方合伙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苏彤,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东南亚研究会副会长翟崑,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研究员、教授孙发平6位专家分别围绕“文明互鉴视域下的区域国别学学科建构”“澜湄流域水治理的法律基础及其适用场景”“湄公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协同治理及思考”“文明有源·智慧无界—实施‘澜湄流域数字人文智慧地’工程”“以黄河-湄公河两河生态文明互鉴为抓手,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青海与湄公河五国开展国际生态旅游合作的优势与路径”为题作专题报告,深入研讨了区域国别学科建构、水及生态环境治理、生态旅游合作、澜湄流域数字人文智慧地图工程等问题。
沿黄八省区外办,山东省相关部门和16市外办,山东省智库联盟成员,专家学者,德州学院和省内部分高校教师近300人线上线下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