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创新之基 育应用人才
——德州学院以“五创融合”推进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
近年来,德州学院以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应用型大学为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抓手,不断推进“思创融合”“专创融合”“科创融合”“知创融合”“产创融合”,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
“思创融合”:铸魂润心,融入“大思政”育人格局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构建“思创融合”工作格局。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充分挖掘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政元素,强化对学生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树立科学务实的创新创业观。以制度设计推进“思创融合”协同育人。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深化“三全育人”工作实施方案》《全环境立德树人实施方案》等制度文件,推进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的深度融合。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着力培养具有“双创”指导能力和较高课程思政能力的“双师双能型”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建立专兼职结合、校内外共育的师资队伍,形成学工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校外企业家协同育人的工作格局。丰富“思创融合”育人形式,提升育人实效。以“思政育人研讨会”等方式充分挖掘创新创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将“革命家”“科学家”“企业家”的经典案例融入教学内容。以“第二课堂”课程、榜样讲座、创新创业沙龙、“红色之旅”调研等多种形式开展“双创”教育,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精神,于润物细无声中涵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行为。
“专创融合”:固本强基,凝练“三位一体”互融模式
以课程建设为基,建设“专创融合”课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校企共建知识产权创新课程体系,建立研讨式、案例式课堂教学示范课。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6门,入选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课程84门。以学科竞赛为核,创新“一专业一竞赛一基地”特色。各专业组建创新教师团队,开展创新创业入学教育,以专业为引领、以学科竞赛为抓手,让学生参与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科研活动中,通过参加学科竞赛、取得创新成果,实现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在大一到大四的全链条全过程培养。学校学生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学科竞赛榜单的竞赛参与率超过85%。学校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七轮总榜单中位列全国第218位,在2018—2022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位列全国第42位。以创新创业基地项目为践,发挥“两基地”育人功能。校企合作共建项目孵化基地和“加速器”基地1.1万余平方米,孵化学生项目200余项,注册企业70余家,吸引企业投资1200余万元。
“科创融合”:提质拓展,夯实“平台+项目”创新根基
重视基础研究,强化科研平台建设。发挥资源优势,聚焦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等研究方向,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目前建有省重点实验室、省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省院士工作站等省部级科研平台20个。依托科研平台体系建设,搭建师生科研创新团队,鼓励师生团队开展科研项目创新性研究。以学校的科研平台建设、科技创新研究项目为载体,提升拓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近3年共选拔近2000名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并有约5000名学生参与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知创融合”:蓄势赋能,为科技创新“双向护航”
与北京磊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磊垚知识产权管理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在共建“创新思维与专利保护”“专利挖掘与专利撰写”“谈创新与专利申请”等课程的基础上,共建知识产权微专业。聚焦区域产业需求,发挥专业优势,以专利保护为核心,以培养具有较好的理论功底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为区域科技企业的创新发展储备人才、蓄势赋能,为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双向护航。
“产创融合”:聚力转化,实施“协同创新工程”服务区域发展
校地联合实施“协同创新工程”,以科研创新成果助推区域产业升级、企业转型。建立学校技术转移体系和科技成果转化“经纪人”制度。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合作基地15个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30%以上。与德州市签署城校融合“1+5”系列合作协议,深入开展产学研协同合作项目300项;设立14个服务地方博士工作站,校地共建黄河运河文化研究院等多个平台;开展百名博士“双百活动”挂职工作,开展“送智下乡”和技术指导服务,其中有32项智库报告、研究成果被省市相关部门采用。
(王琰 吴玉泾 张琦)